详细介绍:
其它作业现场严禁吸烟。避免长时间重复触摸。。进入罐、约束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,须有人监护。
化学风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(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),化学风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(化劳发[1992]677号),作业场所安全运用化学品规则([1996]劳部发423号)等法规,针对化学风险品的安全运用、出产、贮存、运送、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则;常用风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(GB13690-92)将该物质划为第2.1类易燃气体。
易燃紧缩气体。贮存于阴凉、通风仓间内。仓内温度不宜超越30℃。远离火种、热源,避免阳光直射。应与氧气、紧缩空气、卤素(氟、氯、溴)、氧化剂等分隔寄存。切忌混储混运。贮存间内的照明、通风等设备应选用防爆型,开关设在仓外。装备相应种类和数量的消防器材。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办法。露天贮罐夏日要有降温办法。制止运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东西。查验时要留意品名,留意验瓶日期,先进仓的先发用。转移时轻装轻卸,避免钢瓶及附件破损。
健康损害高浓度时,有单纯性窒息效果。空气中浓度大于6%时,呈现晕厥、轻度厌恶、麻醉症状;达40%以上时,可引起惊厥,乃至窒息逝世。
吸入敏捷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坚持呼吸道晓畅。如呼吸困难,给输氧。如呼吸中止,当即进行人工呼吸。就医。
风险特性易燃。与空气混合能构成爆破性混合物,遇热源和明火有焚烧爆破风险。与氟、氯等触摸会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。
保持办法堵截气源。若不能当即堵截气源,则不答应平息正在焚烧的气体。喷水冷却容器,或许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到空阔处。保持剂:雾状水、泡沫、二氧化碳、干粉。
敏捷撤离走漏污染区人员至优势处,并进行阻隔,严厉约束收支。堵截火源。主张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,穿消防防护服。尽或许堵截走漏源,合理通风,加快分散。如有或许,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阔当地或装设恰当喷头烧掉。也能够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阔处,留意通风。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,修正、查验后再用。
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,但主张特别情况下,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(半面罩)。